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已在澳洲建立族群之外來觀賞魚對環境衝擊的回顧

標題:Review of the impacts of introduced ornamental fish species that have established wild populations in Australia [link]
作者:J. Corfield, B. Diggles, C. Jubb, R. M. McDowall, A. Moore, A. Richards and D. K. Rowe
年份:2008
出版單位:National Institute for Water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NIWA)

外來種的擴散是對生物多樣性的一大威脅,被認為是全球物種消退的肇因之一,僅次於環境與棲地的破壞。已有許多例子指出,在非自然情況被引入的物種,可對原有的陸域與水域的生態系帶來難以預期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內陸或淡水環境會比海洋還要嚴重,原因之一是內陸淡水的環境不若海洋那般開闊,但也可能是因為內陸環境比較方便人類觀察。而近年蓬勃發展的淡水觀賞魚貿易,在滿足了大眾飼養需求之餘,也是環境生態的一大隱憂。

對某些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來說,每個水族箱或水塘都是擴散的來源,逸出後擴散族群的風險高低則端視物種的耐受力而定,其中對溫度的耐受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項準則。繁殖體壓力(propagule pressure)與擴散途徑(dispersal pathways)是評估外來動物是否容易建立野外族群的關鍵要素,得根據物種特性決定其危害風險,最理想的外來種管理制度是,所有貿易物種都應有健全資料庫能預測風險。然而目前物種的背景資料不夠,恐會導致錯誤或不必要的判斷。如果觀賞魚貿易商要提供輸入/輸出的魚種的入侵風險程度,或是要立下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之法規,都需更多、更健全的科學性資料方能完成。

入侵生態學並非一精確的科學,有很多潛在的不確定因素,有許多不同的評估方法,但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且大多是在有限的經費與時間下完成,且通常都是針對幾個範圍(site-led)或特定種類(species-led)做處理。「Desk-top approach」是一種普遍的預測性評估方法,常應用在觀賞魚輸入前評估,乃根據動物的入侵史、生物特性與繁殖能力來預測其建立野外族群的可能。此方法在澳洲已有實際案例,如Arthington et al.(1999)與Bomford and Glover(2004)根據過去物種在他地入侵的案例,再將地理分布與氣候匹配度納入考量,評估出數種高入侵風險的觀賞魚類。只用單一項標準尚不足以認定一個魚種的具有危害性,必須納入考量的因素包含:強烈攻擊行為、肉食性、壽命長而多產、體型大、對環境的高耐受性等等,缺一不可。此外「Before-After-Control-Impact (BACI) approach」(或稱beyond-BACI approach)則是偏實驗性的方法,常被應用在環工評估方面,其原理即比較一個環境整治(或放養動物)前後之差異。這個方法雖然被澳洲當局重視,但這樣的評估得到的資料通常都來自小尺度的於人為飼養條件(microcosms),或是自然野地的圈養水域(mesocosms),魚類在這些侷限環境表現的生態與行為,勢必會與大尺度的自然生境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