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2011-06-11新進魚隻

Channa sp. cf. gachua NE India 印度東北產寬額鱧 x 7
Channa sp. cf. gachua Hongkong 香港產寬額鱧(南鱧) x 2
Channa sp. "Assam" 阿薩姆雷龍 x 10
Parachanna obscura 非洲雷龍幼魚 x 6 (不懂這種的中名為啥是非洲雷龍, 而Parachanna africana反而叫香蕉雷龍)
Petrocephalus sp. 某某大眼睛企鵝 x 3
Leptobotia elongata 長薄鰍(巨型彩虹鰍) x 1
Onychostoma sp. cf. barbata 粗鬚白甲魚 x 2
Labiobarbus sp. 某某長背魞x 4
Mastacembelus sp. 某某非洲棘鰍 x 1
  • 今天比較有趣的發現是七彩雷龍(Channa bleheri), 阿薩姆雷龍(Channa sp. Assam), 以及可能產於印度東北的寬額鱧(Channa sp. cf. gachua NE India)三種魚居然會混在一起出售. 我很難想像三種這麼不一樣的雷龍居然會在輸出時整個混在一起. 以台灣一般輸入七彩雷龍的狀況來說, 我從未見過七彩雷龍會與其它同屬物種混獲(這與不同種鼠魚混獲是不一樣的, 因為鼠魚本來就是多種群泳的物種), 所以今天看到三種雷龍混在一起就讓我感到有一點吃驚. 根據Vishwanath & Geetakumari (2009)的文章, bleherigachua都分布在印度東北, 而且在Arunachal省都有. 但這不表示這兩種魚會棲息在同一個地點. 至少根據我淺薄的鱧屬採集經驗與理解, 這類具有相同棲位又具護幼與領域行為的掠食性魚類要在小小的池塘或是溪流中與近似種共棲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無論如何, 以後得多多留意輸入台灣的七彩雷龍中是否會混到其它的魚了. 七彩雷龍與阿薩姆雷龍之間如何區別是很簡單的(見此說明). 但是今天被我鑑定成gachua NE India的是啥? 我本來懷疑這條魚是不是與先前我們由山水水族獲得的彩虹雷龍華洋水族輸入的彩虹雷龍一樣, 但是這個可能是印度東北產的gachua的身體較細長, 眼眶前缺乏橘紅色色塊都讓我認為牠不是先前買過的魚, 連日本的Profile100雷龍篇都沒有這條魚的介紹. 根據上回我對gachua相關學名的整理(其實就只是讀書報告)以及對至目前為止我已經看過的魚, 我想與gachua這個名字會扯上關係的水族商品有以下幾個:
  1. 印第安雷龍, 這條魚在日本被當成"一般的gachua", 但是很妙, 沒人弄清楚牠產在那裏, 根據台族水族提供的資訊, 這條魚由緬甸輸入, 所以我把它標示為"Channa sp. cf. gachua Myanmar", 但這與Profile100所說的Channa gachua Myanmar是完全不同的魚, 此魚有腹鰭;
  2. 茵列雷龍, 由澄澔水族輸入兩次, 與印第安雷龍之間的差異是背鰭與尾鰭的橘紅邊比較窄, 學名被標示為Channa sp. cf. harcourtbutleri (因為不是那麼確定是否為Inle Lake所採), 此魚有腹鰭;
  3. 彩虹雷龍(山水水族與阿勇輸入, 可能是印度線魚), 眼眶前有紅斑, 身上具有17-18條(或以上)的縱條紋, 此魚有腹鰭, 學名只能被標記為Channa sp. cf. gachua;
  4. 彩虹雷龍(華洋水族輸入, 可能是新加坡線轉口魚), 眼眶前有紅斑, 身上具有9-10條的縱條紋, 有複鰭, 學名只能標示為Channa sp. cf. gachua;
  5. 彩虹雷龍(今次購買), 與七彩雷龍及阿薩姆雷龍混裝, 有複鰭, 眼眶前無紅斑, 以Channa sp. cf. gachua NE India標記;
  6. 馬來西亞黑雷龍, 新加坡出口商以Channa sp. Black Jet標記, 但這玩意而其實就是馬來西亞到新加坡一般認知的C. gachua, 此魚有腹鰭;
  7. 華南產的南鱧, 我把我得到的個體的學名標記為Channa sp. cf. gachua Hongkong, 但香港產南鱧據說不是本土種, 可能是隨著中國魚苗意外輸入而在香港歸化的外來物種, 此魚有腹鰭, 各鰭邊為黃色, 體色偏綠, 與緬甸到印度產的個體差異甚大, 但我不清楚與泰國到馬來半島產的族群是否真的不同;
  8. 血斑雷龍二型(=新血斑雷龍(華洋), 夢幻血斑雷龍(阿勇)), 學名被標示為Channa sp. Burmese Red Fin或Red Rim, 此魚有腹鰭, 眼眶前紅斑發達, 或許可與橙斑雷龍(Channa burmanica)混獲;
  9. 夢幻血斑雷龍, 學名被標示為Channa sp. Ice & Fire, 此魚有腹鰭, 緬甸線魚;
  10. 斯里蘭卡產寬額鱧, 也就是斯里蘭卡雷龍, 新加坡魚場近期都以Channa orientalis Sri Lanka名義出貨, 但我所拿到的魚卻有腹鰭, 所以我認為斯里蘭卡產有腹鰭的雷龍應該被標示為Channa sp. cf. gachua Sri Lanka;
  11. 斯里蘭卡產東方雷龍, 然而, 根據斯里蘭卡的文獻, gachuaorientalis皆產於當地, 表示斯里蘭卡的確存在有腹鰭與無腹鰭的兩種小型雷龍, 新加坡魚場的確也出口過無腹鰭的斯里蘭卡產雷龍, 我想可以標示為Channa sp. cf. orientalis Sri Lanka, 但我認為新加坡魚場可能早已把兩種魚混在一起了;
  12. 阿薩姆雷龍, 學名可被標示為Channa sp. Assam, Channa bleheri Blue或Channa gachua Lal Cheng, 此魚與七彩雷龍一樣是沒有腹鰭的物種;
  13. 橙斑雷龍, 也就是Channa burmanica, 無複鰭身形極細長的好脾氣雷龍, 目前只輸入過兩次, 偶與血斑雷龍二型混合輸入.
  • 長薄鰍大概是沙鰍中最龐大的物種, 產在長江的中上游, 過去只在石頭水族時代輸入過一次, 但我不清楚還有誰養著這條魚. Loaches.com上面的描述說到這條魚可長到50cm, 而且還是生存在溶氧高的溪流中, 我看到的個體多半懶懶的沒什麼活力, 而且一定生病長白點, 我想這是因為很多魚在捕捉, 運送上並沒有受到妥善的照顧, 而且一般人總認為鰍科魚類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 而對其水質條件輕忽. 目前此魚在中國是易危物種, 由於體型龐大, 成為經常性觀賞魚的機會可能不高.
魚隻來源: 恩家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