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白蚓蜥是什麼碗糕?

前兩天進口了三隻白蚓蜥(Amphisbaena alba), 那...倒底是什麼東西啊? 其實蚓蜥並非首次引入台灣, 過去就曾經有非常少量的黑白蚓蜥(Amphisbaena fuliginosa)引入的記錄. 所以問題來了, 蚓蜥是什麼東西? 吃什麼? 怎麼養? 有什麼樣的疾病呢? 在整個有鱗類(Squamata)中, 除了蛇以外的成員的身體延長與四肢退化在演化上曾獨立發生了好幾次. 有些四肢的退化與快速移動能力有關(如環尾蜥科的Chamaesaura, 圖片見此), 有些則與土棲或穴居行為有關. 整個有鱗類中肢體退化與身體延長這樣的演化事件發生頻率最高的類群則是(蛇蜥科+(石龍子科+雙足蜥科))的姐妹群, 也就是"蚓蜥亞目"(Amphisbaenia)(中文版本). 這個目包含了好幾個科, 而這次進口的物種則是蚓蜥科(Amphisbaenidae)中相當大型種類. 蚓蜥屬(Amphisbaena)的多樣性大概是這群無足蜥蜴中最高的類群, 而且時常有新分類群的發現(如Mott et al 2008), 然而因為許多傳統上蜥蜴系統分類上常用的特徵在這些無足種類中都消失了, 因此這樣的趨同演化也造成蚓蜥屬分類上的紛亂(見先前的解說). 蚓蜥亞目各科所呈現的不連續分布以及高度趨同演化始得牠們之間的親緣關係成為演化生物學家競逐的研究課題. 2004年同一年內就有兩個不同的團隊針對蚓蜥亞目的親緣關係與演化趨勢發表論文. Macey et al.. (2004)代表的是加州大學研究團隊的成果. 他們針對六個主要的假說(齒列形態, 勞亞大陸起源, 崗瓦納大陸起源, 四肢退化起源等)進行驗證. 不過這篇文章的取樣重點是雙足蚓蜥屬(Bipes)與mtDNA結構在蚓蜥亞目的演化, 而蚓蜥亞目各科間的親緣關係只是這篇文章的副產品. Kearney & Stuart (2004)則代表了芝加哥的研究團隊, 他們採用更綿密的分類群取樣探討四肢退化在蚓蜥亞目的演化, 結果他們發現蚓蜥四肢的退化在演化上至少獨立發生了三次. 所以討論完蚓蜥的腳消失又出現幾次以後, 故事就結束了嗎? 蚓蜥亞目的活動能力看似很低, 因此Macey et al.的文章據此討論這些生物在演化上歷經割據分化(vicariance)的假說, 然而Vidal et al. (2005)所代表的法國與美國的合作團隊卻發現現生蚓蜥科動物分布所上呈現的南美-地中海/中東的不連續格據, 其實肇因於距今約4000萬年的始新世的跨洋播遷事件(transatlantic dispersal), 而與早在白堊紀就發生的非洲/南美大陸分離事件無關.

那麼蚓蜥倒底吃什麼? 好幾篇藉由鑑識腸道內含物探討蚓蜥食性的文章(如Colli & Zamboni 1999
Bernardo Silva et al 2006)都指出蚓蜥在野外吃無脊椎動物, 也就是地棲節肢動物或是環節動物. 這聽起來會對飼養上造成一定的困擾, 因為人類很難提供多樣性的餌食給這些平常看不見蹤影的生物. 然而Colli & Zamboni的文章指出白蚓蜥的食性非常廣, 甚至包含脊椎動物與植物, 這聽起來實在是非常奇妙, 但是當我們看到這段白蚓蜥吃小老鼠的影片後(那個音樂一定要弄成那樣嗎?), 對於飼養這種動物就比較有信心了 (但這不表示只吃小老鼠對蚓蜥的生長與生殖是好的, 或這種生物可以隨隨便便地丟在墊料上飼養)

有關蚓蜥人工飼養的文章還不太多, 然而已經有數篇論文報導白蚓蜥的寄生蟲感染案例, 例如蜥虎瑞列蟲(Almeida et al. (2006), 球蟲(Ralph 2003)以及咽齒線蟲(Anderson 1988).

動物與影象來源: APT & gug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