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帝王斑鳩貓 - 以皮膚孵卵的鯰魚

蝌蚪鯰科 (或稱琴鯰, 琵琶鯰, 粗皮鯰, 疣體鯰) (Aspredinidae)在水族市場上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類群. 根據All Catfish Species Inventory所顯示的估計, 這個科已知(含未正式發表)的物種約有50種, 僅分布於南美洲大陸, 一般推測其姐妹群是分布於亞洲的蛾鯰科(Erethistidae) (如迷你蝴蝶貓). 市面上倒底有多少蝌蚪鯰科物種在流通其實是不明朗的. 主因是這個科的種級分類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忽視, 在水族市場上所使用的"學名"很少, 但實際上這些"商用學名"代表了多少物種並沒有太多的研究. 康乃爾大學生態與演化系的John Friel是目前全球唯一對此科進行正統科學研究的科學家. 他早在1994年仍於杜克大學求學時便完成此科的親緣關係研究 (但至今尚未正式發表) (初步結果可參考Tree of Life的介紹). 之後他便開始投入基礎分類的研究至今 (參考practicalfishkeeping的介紹), 他的研究指出市面上流通的物種數遠超過已知的數目. 在台灣流通的蝌蚪鯰多半只有經常與俗稱推土機(或查卡推土機)的方頭鯰 (又稱蛙口鯰, 毛鯰, 或連尾鮡) (Chaca chaca)混為一談的Bunocephalus coracoideus, 今年進口的白頭斑鳩貓 (學名待查, 進口個體混有兩個種)以及由千銘實業所進口的Aspredo sp.. 這類的魚對一般飼養者來說就是一種可有可無, 養了沒有能見度, 不見了好像也不心疼的消耗品. 更別說瞭解牠們的習性了. 最近進口的"帝王斑鳩貓" (Platystacus cotylephorus)所代表的是此科魚類在生殖護幼策略上一種非常特化的演化支系, 也就是以皮膚表面所形成的有柄囊體(cotylephore) (見下圖)保護, 攜帶並孵育仔魚. 這個現象很早就被報導, 然而一直到1984年才由David Sands在其著作中顯示照片. Weitzel et al. (1997)的文章特別回顧了魚類中具有以皮膜或皮褶護卵的行為以及其皮膚表面結構的比較形態學. Ingo Seidel的大作則詳細地介紹了這條魚如何將卵收集於腹面直到孵化的過程. 由於這條魚的棲地環境為河口, 因此在飼養初期或許需要加一點鹽, 在餵食上以冷凍紅蟲為餌即可, 如果打算繁殖, 就不應該與夜行性太好動的魚混養.

圖片連結: Ingo Seidel於plantcatfish所撰之文章
魚隻來源: 石頭水族, 華洋貿易, 水世界(台北), Aqua Project Taiwan